近两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以往的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出行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带来一些心理压力。面对疫情,产生焦虑的情绪是正常的,然而过度焦虑则会导致饮食睡眠不规律,甚至影响到心理健康。
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和严重性,人们的安全感急剧下降,过度焦虑的心理开始普遍出现,日常社交活动更可能会火上浇油推动个人焦虑发展为集体恐慌,导致产生一系列偏激行为。许多谣言恰恰是针对人们的恐慌心理,诱使我们用宣泄愤怒的形式,过度地发泄自己的不安,而对无辜的人造成伤害。
针对性展开心理疏导是解决疫情时代焦虑的必然选择。面对疫情的情绪波动需要加以必要的干涉和指导。我们的忧虑来自于对未来的恐惧,疫情让我们无法保持正常生活中自由选择的权利。
因此,我们要解决疫情焦虑,首先就是要学习制定张弛有度的生活计划,保持正常规律作息,专注于当下的活动,不要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自乱阵脚,忙中出错。
其次我们要学会自我调整,做好应变准备,理性应对疫情阴霾导致的负面情绪,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缓解情绪压力,明确目标,培养积极兴趣爱好。比如做一些室内运动、多听舒缓的音乐、学习放松练习、尝试腹式呼吸等。
然后我们要学会进行正面的心理暗示,找到心理归属感。积极的心理暗示能直接影响个人言论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权威信息,不去过分解读网络言论,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相信国家力量和党的领导力量,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防疫情形。
最后要及时疏导个人负面情绪,通过跟亲友或者朋友定期交谈来减轻心理负担,倾听他人建议,寻求他人帮助,多关注自己当下的生活,留心于生活中的美好,平凡的日常琐碎也会给予我们在艰难时期前行的不竭力量。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正视疫情焦虑,我们定能战胜新冠病毒,摘下口罩,眺望日光初照,拥抱世间熙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