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划出了一条红色的停止线!
社区前的疫情检查中心监督着人们的出入,我们小心翼翼,仿佛走出家门就像跨出国门一样有了缺少保障的危机感。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保护自己免受疫情的感染我们史无前例地过上了长时间的宅生活。
作为学生党的我们或多或少会产生心理上的错觉,仿佛这次的延迟开学是发给我们学生党的一次福利,相当于免费续假,其实不然。全国各地院校已经纷纷开设了自己的网上教学课程,小伙伴,醒醒吧,学生党的现实是已经开课了。学校呢,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是最大程度地模拟出了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前预习、课上提问以及课后作业的检查等等,而网上直播这种教学模式更是直接拉近了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互动又升华了友谊,可是这种教学模式却非常考验学生的自律性。
在学校的印象里呢,同学们肯定是在认真的预习、听课和完成作业的,这等乖巧其实只是部分自律性强同学的做法,但我们不能排除总有一些“稀有”的同学存在,他们可谓是“见招拆招”各种技法层出不穷,这不,网上流传出了一些奇葩的视频,视频中的这位同学竟然打印出了一份自己的海报将其正放在直播摄像头的前方,海报中的他那叫一个专注,炯炯有神的双目配上思考问题的神态,简直堪称完美。
其实同学们开始的方向都是一致的,最初的几天都可以做的很好,只不过环境的诱惑让一部分人偏离了轨道, 在进行直播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分心,观看直播教学慢慢地刷起了抖音,打开了王者荣耀都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倘若没有老师家长的监督我们可能会一直放任下去,随波飘荡,任意东西,由此可见,我们需要自律。
什么是自律?自律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
自律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向好的行为,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习惯。现实中,自律的人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警务心理学》的课堂上,丁文俊教授采用的“连线实战”的模式一直是这门课的特色。上一周,丁教授又先后携手王功建教官和杨晓燕警官与同学们网上连线,心心相连洒下爱的甘霖,滋润着同学们求知若渴的心田,为同学们带来了高效率的课堂。
我在想,这种教学方法效率为什么高呢?因为,一是教学模式的创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因为一线教官的实践体验而变得鲜活;二是每次开课,老师早早进入课堂,把身着警服端庄的形象呈现在同学们眼前。被邀请来的老师们也都认真负责,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体验和实际行动展现出优秀警察的尽责、自律、担当、严谨、创新、探索、好学等等风采。让我们感觉到他们从大学期间到现在,一直在自律中成长。同时也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了自律自强的种子。
以小见大,伟大总是可以从平凡的小事中流露出来。老师的自律性给同学们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同学们无形之中受到了老师的影响,慢慢地也开始对自己严格了起来。
其实,人生何止学习是这样。其他很多事情莫不是如此。身为警校生的我们,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文,还有战场上的武。通过假期的见习,我们对公安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它需要我们拥有强健的体魄来应对高强度的工作。为了抗击疫情,我们缺少一部分外出活动的时间,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锻炼,可能家里的“温床”有很强的吸附力,但你必须要挣脱的这反自律的枷锁,制定好自己的锻炼计划,比如一分钟做多少个俯卧撑,做几组,也可以加上提升跑步能力的高抬腿,穿插练习。
要知道,成功是一种方向,一种习惯,一个目标,而不是终点。一个自律的人不会轻易为外界的事情而改变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想着逃避,而是千方百计地想着克服,想着战胜。正如王功建教官所说的:“播种一个思想,收获一个行为;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课堂上,教授和几位教官都提到了思想观念尤其是自律意识对人一生的塑造作用。老师自身的自律和他们传播的观念,像一座明亮的灯塔,在远方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而这段特殊的旅程也将在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中留下深深的心理的印痕。
自律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都会自律。自律,从认真学习每堂网课,主动规划在家生活开始。事后,我们会自问:抗疫的每一天,我自律了吗?我收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