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齐鲁警心 正文

舆论背后的秘密

作者:陈尚时间:2021-03-21点击数:

舆论背后的秘密

近期,一篇名为《安徽一女孩疑在警察注视下溺亡》的新闻报道引爆了全网的舆论。在此次事件的相关舆论发酵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舆论呈现出极端化的态势。先是一面倒的批评警察不负责任、尸位素餐,后来随着真相浮出水面,舆论又呈现出偏向警察的特征。为何舆论的变化会这么快?为何舆论的发酵会呈现极端化的态势呢?这不禁令我们的内心打上一个问号。

回顾往今,有影响力的新闻的舆论评价大都会呈现出共同的特点,即原始性、暴力性。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这样一来,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从此理论出发理解“舆论”的话,它的暴力性和原始性也就可以得到解释了。

勒庞认为,当许多的个体聚集构成群体时,互相联系群体的链锁便会变为感性上的互相感染,这就会使个体不由自主的丧失“个体理性”。进一步说,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自我、本我、超我,而个体在群体中丧失了理性,也就相当于将“超我与本我”从体内分离开来,仅凭借“自我”展开活动,其行为便自然地符合个体的原始欲望,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舆论”会呈现出原始性、暴力性了。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舆论”发展背后的逻辑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心理学家荣格将类似于“舆论”这样的群体行为称之为“集体无意识”。顾名思义,集体的行为是缺乏理性、缺乏常识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支撑。所以,很大程度上造成“舆论”极端化发展的根因在于个体对于理性的匮乏以及网络环境的松散。

在我看来,构成人的意识所不可或缺的是时间与空间。在空间的不变条件下,由于现代生活是快节奏的,所以时间被分割成了不可计量的碎片,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在对事物进行了解的时候,难免会有着认识的不足。也正是因此,我们要更加强调理性的作用,以更短的时间来正确的认识事物,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放弃自己的主见与个性,最终落得“泯然众人”的后果。

在马克思哲学中,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以此来看,只要有人交往的地方,群体无意识行为难以避免。但是,荣格说过:“每个人接受阳光的反应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会躲开阳光!”我们每个人都是作为一个生命而存在,而感知,而消亡。只要有人在大流之中坚持自我,我们就能改变“群体无意识”的悲哀,就如鲁迅先生所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警察学院·版权所有